已瀏覽:11922 來源:本站 發(fā)布時間:2014-01-20
例一:
三維目標
1、了解戲劇作品的特點。
2、領會作品中個性化的對話語言對真實、鮮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引導學生根據戲劇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劇中所揭示的階級矛盾的深刻意義。
——選自《優(yōu)秀教案集(語文必修四)》,作者王達星
例二:
三維目標
1、了解戲劇知識、作家曹禺及作品《雷雨》的相關劇情。
2、分析作品的戲劇沖突中真實、鮮明地體現(xiàn)人物個性的方法。
3、反復朗讀,進入角色,鑒賞劇中人物個性化的語言。
4、訓練獨立閱讀能力和分析、鑒賞、評價能力。
5、了解具有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兩重特點的周樸園在家庭和社會中的罪惡。
——選自《優(yōu)秀教案集(語文必修四)》,作者錢桂梅
后來查看戲劇單元中《竇娥冤》《哈姆萊特》的教案,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情形。我很疑惑:實施新課改,教師用的都是人教社教材,教授同一個戲劇模塊,同樣一篇課文《雷雨》,為何教學目標大相徑庭呢?王達星老師確定《雷雨》的教學目標有四項,錢桂梅老師確定有五項,教學目標的項目數不同。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兩位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都不是很準確,一個老師把教學內容當成教學目標,一個老師把教學目的當成了教學目標?!独子辍肥墙浀湔n文,戲劇性很強,不應該想怎么教就可以怎么教,想教什么就可以教什么,它應該有正確的教學目標。有感于此,筆者不想闡述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的規(guī)范表述問題,也不想去論述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的區(qū)別,只想就《雷雨》一課具體的教學目標如何確定談談自己的看法,就新課程文本教學目標的正確確定發(fā)表一點個人的淺見,以就教于方家。
確定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第一要素,是教學設計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環(huán)節(jié),它決定著教師的教學行為,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衡量教學成敗的標準。教學目標一經確定,就對教學活動起著控制作用;倘若確立教學目標這個環(huán)節(jié)出了毛病,必將導致教學活動的偏差或失誤。
《雷雨》的確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最為經典的一部戲劇作品,自從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人教社一直把它視為基本篇目,語文教師也歷來視之為必教篇目。實施新課改,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只編排了一個戲劇單元,且只編選了3篇戲劇作品,其中就有《雷雨》,更說明其影響及價值。巴金先生說:“《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讀的作品?!蹦敲矗咧猩x《雷雨》,究竟要掌握什么?換一個角度說,教師如何準確地制定《雷雨》的教學目標,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筆者認為,要正確設定《雷雨》的教學目標,教師至少要從六個角度去考慮。
首先,要立足文本去制定教學目標?!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對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評價,是閱讀與鑒賞評價的重點?!薄独子辍方虒W目標的確定,首先必須從文本出發(fā),立足文本去制定教與學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教師要緊扣課文節(jié)選的“周梅重逢”“周魯斗爭”內容,指導學生鑒賞周樸園、梅侍萍、魯大海等個性化語言,理解戲劇語言內涵,把握矛盾沖突本質,歸納形象性格特點及作品反映的主題等。簡言之,教師必須把《雷雨》當《雷雨》教,使得文本盡到“做例子”的作用,使得文本發(fā)揮其應該發(fā)揮的作用。
其次,要吃透單元去制定教學目標。現(xiàn)行高中語文教科書的編寫基本上是“文選型”,每個單元(子模塊)按“文體”組織教學內容,即以課文體裁的相同或相近組成一個單元,出發(fā)點是便于教師采用單元目標教學法,實現(xiàn)單元教學目標或一個子模塊的課程目標。高中必修教材僅安排了一個“性格與沖突”戲劇單元,所選的三篇作品都是古今中外所有的戲劇文學的代表作。很顯然,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是希望教師通過教、學生通過學這三篇經典作品,實現(xiàn)戲劇的課程目標。因此,教師教《雷雨》不能“就事論事”、孤立地制定《雷雨》的教學目標,必須整體思考戲劇的總教學目標,運用系統(tǒng)方法對三篇課文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機整合,從宏觀與微觀的結合上對《雷雨》教學目標的側重點進行策劃,使得《雷雨》與另外兩篇課文一起共同實現(xiàn)戲劇子模塊的教學目標。
第三,要縱觀體式去制定教學目標?!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教課書選文要充分考慮了文章的“典范性”,多選擇一些有代表性文章進入教材。現(xiàn)行人教版教材編排戲劇單元,編者在選文時非常注意劇作的代表性、經典性?!独子辍肥且灾袊F(xiàn)當代戲劇代表作的身份進教材的,確實屬于一篇典范的、能使學生學到許多東西的好作品。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比~老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教師教《雷雨》,重要的是要利用教材能夠起到原型啟發(fā)的作用,交給學生方法。因此,教師確定《雷雨》的教學目標,不應為教《雷雨》而教《雷雨》,而要縱觀中國現(xiàn)當代戲劇文學體式去確定《雷雨》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閱讀鑒賞中國現(xiàn)當代戲劇的一般方法,獲得閱讀鑒賞中國現(xiàn)當代所有戲劇作品的能力。
第四,要總覽模塊目標去制定教學目標。課改專家、教材編寫者編寫語文必修教材時頭腦里一定有一個模塊目標,即教學目標體系,每一本教材、一個單元、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他們都有考慮?!独子辍纷鳛楸匦藿滩牡?5篇課文之一,它一定承載著模塊目標被分解細化的一小部分目標任務。因此,確定教學目標,教師一定要把握編者意圖,順著編者思路,結合整套必修教材的模塊目標,研究每一冊、每一種體裁、每一個單元、每一課,并細化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然后一一落實。當落實了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的同時,語文課程需要關注的大目標也就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目的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建構模塊目標體系。
第五,要放眼課程目標去制定教學目標?!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語文課程要……使全體高中學生獲得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yǎng),并為學生的不同發(fā)展傾向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確定《雷雨》的教學目標,教師一定要思考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是怎樣與更廣泛的課程目標發(fā)生關系的?”、“和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哪一條有關聯(lián),發(fā)生了怎樣的關系?”、“教師在教《雷雨》的課堂上所教這個內容,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有什么切實的作用?”。一個有經驗的教師頭腦里絕對有自己對每一篇課文的清晰的教學目標,有自己課程目標規(guī)劃。教師在教《雷雨》之前,一定要制定出能切實提高學生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第六,要考慮學情去制定教學目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制定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沒有任何實用價值。雖然普通中學的學情基本相同,但對每個學生來講,他們各自的生活閱歷、知識結構、情感傾向、個性特色等都存在差異,這些差異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制定《雷雨》的教學目標,既要考慮“突出課程的基礎性,使學生具有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使大多數學生實現(xiàn)戲劇模塊的基礎目標,還要適當考慮教學目標多樣化,能使個人基礎較好、對戲劇有興趣有追求的學生達到適合自己發(fā)展需要的目標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社會的發(fā)展對我國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必須順應時代的需要,調整課程目標,更新學習內容,變革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苯處熃^不能沿用舊的教學目標,更不能隨意地制定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而應該運用系統(tǒng)方法論去確定屬于《雷雨》應該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語文教學參考書建議用“三個學時”安排《雷雨》的教學,我建議《雷雨》教學目標可以這樣確定: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文學常識,掌握中國現(xiàn)當代戲劇知識;
2、閱讀《雷雨》劇本,熟悉劇情;
3、掌握現(xiàn)代話劇鑒賞方法,培養(yǎng)閱讀、鑒賞、評價戲劇文學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組織學生表演精彩片段。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析《雷雨》的人物之間矛盾沖突,理解矛盾沖突所反映的深廣的社會內容;
2、鑒賞《雷雨》人物個性化的語言,理解人物臺詞對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鑒賞潛臺詞,領會人物語言內涵,理解潛臺詞表現(xiàn)人物性格形象的作用;
4、鑒賞舞臺說明,理解舞臺說明的作用。
三、情感價值觀目標
1、分析作品反映的時代特征,分析形象的典型意義,理解《雷雨》揭示的具有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兩重性格特點的家庭、社會必然滅亡的思想主題。
2、感受悲劇作品所傳達的性格、命運悲劇意識,體悟人性的復雜性,探究悲劇的藝術魅力。
(原載華中師范大學《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