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瀏覽:4075 來源:本站 發(fā)布時間:2013-06-16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新課標Ⅱ卷)
生物部分及解析
注意事項:
1.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框。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 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 考試結束,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一、 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13新課標卷)關于DNA和R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有氫鍵,RNA沒有氫鍵 B.一種病毒同時含有DNA和RNA
C.原核細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都含有DNA
答案:C
解析:RNA中也有氫鍵。一種病毒只能含一種核酸,是DNA或RNA。核糖體中不含DNA,含RNA。
2.(2013新課標卷)關于葉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葉綠素a和葉綠素b都含有鎂元素
B.被葉綠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紅光區(qū)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現(xiàn)綠色使由于葉綠素能有效地吸收綠光
答案:D
解析:葉綠色和類胡蘿卜素幾乎不吸收綠光,故葉片反射綠光,從而使植物呈現(xiàn)綠色。
3.(2013新課標卷)下列與各生物呼吸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肺炎雙球菌無線粒體,但能進行有氧呼吸
與細菌呼吸有關的酶由擬核中的基因編碼
破傷風桿菌適宜生活在有氧的環(huán)境中
有氧和無氧時,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不同
答案:C
解析:肺炎雙球菌是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但含有氧呼吸的酶,能進行有氧呼吸。呼吸作用是細菌生活的必須的生理過程,相關的酶是由擬核中基因編碼。破傷風桿菌進行無氧呼吸,在有氧條件下被抑制。酵母菌有氧呼吸產(chǎn)生CO2和H2O,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和CO2。
4.(2013新課標卷)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細胞和B細胞
C.吞噬細胞和B細胞都屬于免疫細胞
D.漿細胞通過胞吐作用分泌抗體
答案:A
解析:淋巴細胞指B細胞、T細胞,免疫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淋巴細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
5.(2013新課標卷)在生命科學發(fā)展過程中,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實驗是
①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②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 ③肺炎雙球轉化實驗 ④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 ⑤DNA的X光衍射實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C
解析: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實驗是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6.(2013新課標卷)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同一種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細胞中
B.低溫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
C.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度
D.酶既可以作為催化劑,也可以作為另一個化學反應的底物
答案:B
解析:有些酶是細胞生活所必須的,如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細胞中均存在細胞呼吸酶,A對。低溫抑制酶的活性,但沒有破壞酶的結構,B錯。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使反應速率加快,C對。酶是生物催化劑,但也能被分解,D對。
29.(10分)
(2013新課標卷)已知大麥在萌芽過程中可以產(chǎn)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處理大麥可使其不用發(fā)芽就產(chǎn)生a-淀粉酶。為驗證這一結論,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注:實驗結果中“+”越多表示顏色越深。表中液體量的單位均為mL。
回答下列問題:
(1)α—淀粉酶催化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該二糖是_______
(2)綜合分析試管1和2的實驗結果,可以判斷反應后試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試管2中的_______,這兩只試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綜合分析試管2、3和5的實驗結果,說明在該試驗中GA的作用是_____.
(4)綜合分析試管2、3和4的實驗結果,說明_______.
答案:(1)淀粉 麥芽糖 (2)少 帶胚的種子保溫后能夠產(chǎn)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3)誘導種子產(chǎn)生α—淀粉酶 (4)GA濃度高對α—淀粉酶的誘導效果好
解析:本題考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α—淀粉酶。(1)α—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二糖麥芽糖。(2)試管2中藍色比試管1中深,說明試管2中淀粉含量高,由此也說明帶胚的種子保溫后能夠產(chǎn)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3)試管5中不加種子與不加GA試管2結果相同,試管3藍色較淺,說明GA誘導種子產(chǎn)生α—淀粉酶。(4)試管2、3和4的自變量是所加GA濃度不同,濃度越高的實驗結果顏色越淺,說明GA濃度高對α—淀粉酶的誘導效果好。
30.(9分)
(2013新課標卷)回答下列問題
(1) 清晨靜脈取血液測定正常人和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濃度??崭箷r,血糖的來源是_ _和 _。
(2) 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飲入高濃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時間靜脈取血,測定血糖濃度(整個過程禁食、禁水,不做劇烈運動),發(fā)現(xiàn)正常人與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濃度的變化趨勢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原因是_________。
(3) 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該細胞的______和______這兩種細胞器中進行加工的。
答案:(1)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質(zhì)轉化 (2)胰島素可促進血糖進入細胞被利用,胰島B細胞功能不足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濃度下降較慢 (3)內(nèi)質(zhì)網(wǎng) 高爾基體
解析:本題考查血糖平衡調(diào)節(jié)。(1)空腹時,血糖來源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zhì)的轉化。(2)由于飲入葡萄糖水,吸收后血糖濃度升高,正常人體內(nèi)胰島素隨著血糖濃度升高,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能促進血糖進入細胞被利用,血糖下降較快。胰島B細胞功能不足的人體內(nèi)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濃度下降較慢。(3)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屬于分泌蛋白,需要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高爾基體加工。
31.(10分)回答與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的問題;
(1)草原上鼠的天敵從鼠獲得的能量最終來自于_______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種鼠的種群密度除了受遷入率和遷出率的影響外,還受該鼠種群的____、________、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等因素的影響。
(3)用樣方法調(diào)查某種子雙子葉植物種群密度時,為避免調(diào)查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要做到_____。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1)生產(chǎn)者 (2)出生率 死亡率 (3)隨機取樣 (4)垂直結構 水平結構
解析:(1)流入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是生產(chǎn)者固定的太陽能總能量,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間接以該能量生存。(2)鼠的種群密度受遷入率、遷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等因素的影響。(3)樣方法調(diào)查時要注意隨機取樣。(4)草原生物群落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32.(10分)
(2013新課標卷)已知果蠅長翅和小翅、紅眼和棕眼各為一對相對性狀,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體上。為了確定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以及控制它們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表現(xiàn)為伴性遺傳),某同學讓一只雌性長翅紅眼果蠅與一雄性長翅棕眼果蠅雜交,發(fā)現(xiàn)子一代中表現(xiàn)型及其分離比為長趐紅眼:長翅棕眼:小趐紅眼:小趐棕眼=3:3:1:1。
回答下列問題:
(1)在確定性狀顯隱性關系及相應基因位于何種染色體上時,該同學先分別分析翅長和眼色這兩對性狀的雜交結果,再綜合得出結論。這種做法所依據(jù)的遺傳學定律是 。
(2)通過上述分析,可對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做出多種合理的假設,其中的兩種假設分別是:翅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棕眼對紅眼為顯性:翅長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棕眼對紅眼為顯性。那么,除了這兩種假設外,這樣的假設還有 種。
(3)如果“翅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棕眼對紅眼為顯性”的假設成立,則理論上,子一代長翅紅眼果蠅中雌性個體所占比例為 ,子一代小翅紅眼果蠅中雄性個體所占比例為 。
答案:(1)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或自由組合定律)
(2)4 (3)0 1(100%)
解析:本題考查遺傳基本規(guī)律的應用。(1)由于控制果蠅長翅和小翅、紅眼和棕眼各為一對相對性狀,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體上,故兩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根據(jù)雌性長翅紅眼果蠅與雄性長翅棕眼果蠅雜交,后代出現(xiàn)長翅和小翅,說明長翅是顯性性狀,但無法判斷眼色的顯隱性。所以假設還有:翅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紅眼對棕眼為顯性;翅長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對棕眼為顯性;翅長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棕眼對紅眼為顯性;翅長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對棕眼為顯性,即4種。(3)由于棕眼是顯性,親本雌性是紅顏,棕眼是雄性,故子代中長翅紅眼果蠅中雌性個體所占比例為0,子代雄性都表現(xiàn)為紅眼。
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臨床試用抗生素前,有時需要做細菌耐藥實驗。實驗時,首先要從病人身上獲取少量樣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操作,以確定某致病菌對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問題:
(1) 為了從樣本中獲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_法或_________法將樣本借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經(jīng)過選擇培養(yǎng)、鑒別等步驟獲得。
(2) 取該單菌落適當稀釋,用______法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在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h,使其均勻生長,布滿平板。
(3) 為了檢測該致病菌對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將分別含有A,B,C,D四種抗生素的濾紙片均勻置于該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含A的濾紙片周圍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A_______;含B的濾紙片周圍沒有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B_____;含C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說明________;含D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現(xiàn)了一個菌落,在排除雜菌污染的情況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
(4) 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為達到抗菌目的,最好應選擇抗生素_______。
答案:(1)劃線 稀釋涂布(或涂布) (2)涂布 (3)敏感 不敏感 該致病菌對C的敏感性比對A弱 耐藥菌 (4)A
解析:本題考查微生物的培養(yǎng)和應用。(1)分離菌落常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或劃線涂布法。(2)取該單菌落適當稀釋,用涂布法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適宜溫度培養(yǎng)。(3)含抗生素的濾紙片周圍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該抗生素有敏感性,周圍沒有透明圈的說明該抗生素不具有敏感性。透明圈越大的敏感性越強。(4)實驗結果抗生素A對該致病菌的作用最好。
40.[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甲、乙是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的兩種二倍體藥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組擬培育同時含有A和B的新型藥用植物。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培養(yǎng)該新型藥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葉片,先用______酶和____酶去除細胞壁,獲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再用化學誘導劑誘導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細胞進一步培養(yǎng)形成_______組織,然后經(jīng)過_______形成完整的雜種植株。這種培養(yǎng)技術稱為________。
(2)上述雜種植株屬于多倍體,多倍體是指_______。假設甲和乙有性雜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雜種植株是可育的,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___。
(3)這種雜種植株可通過制作人工種子的方法來大量繁殖。經(jīng)植物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裝后可得到人工種子。
答案:(1)纖維素酶 果膠酶 原生質(zhì)體 愈傷 再分化(或分化) 植物體細胞雜交 (3)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 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前者染色體聯(lián)會異常,而后者染色體聯(lián)會正常 (3)胚狀體、不定芽、頂芽、腋芽
解析:本題考查植物體細胞雜交。(1)為了培養(yǎng)新型藥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葉片,先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獲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質(zhì)體A、B,再用化學誘導劑聚乙二醇誘導融合形成雜種細胞,進一步培養(yǎng)形成愈傷組織,經(jīng)過再分化形成根、芽,長成完整植株,以上獲得雜種植株的方法叫植物體細胞雜交,能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2)植物A、B體細胞雜交形成的雜種植株是四倍體,且該雜種植株減數(shù)分裂能形成正常配子,理論上是可育的;但如果將甲和乙有性雜交形成的二倍體,減數(shù)分裂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體無法聯(lián)會,無法形成正常配子,不可育。(3)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至胚狀體階段,可包裹上人工種皮制備人工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