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瀏覽:5367 來源:本站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我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
孝感高中教師劉國軍
班主任工作中,我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嘗過成功的甘甜。下面談幾點體會。
班級管理要勤。俗話說得好,勤能補拙。要勤到班級中去,勤到學生中去,勤督促,勤記錄。班主任經(jīng)常到班里走走,也可以隨便問問學生一些課堂之外、學習之外的事情,也許是這么不經(jīng)意的看、問,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不和諧的事情并將它很好地處理,避免不和諧“音符”的隨意跳動。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及早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真正了解班級的基本情況,對班級工作就會心中有數(shù);這既是班主任工作的需要,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guān)系的基礎(chǔ)。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亮點”要勤鼓勵,勤表揚。我班一個同學進班基礎(chǔ)較差,可勞動很積極。每次學校大掃除她把自己分內(nèi)的事做完了還主動詢問有沒有其他的事要做。一次大掃除后我趁機對她說:“你勞動很積極,表現(xiàn)不錯,如果在學習上再下點功夫,那就會多豐收了。”她聽了我的話很高興。接下來我要求她每天每科至少找老師問一道題。后來她堅持這樣做,漸漸地成績有了變化,從年第1000多名進步到了800多,再到700多名。我對她的每一次進步都及時地給予表揚,她學習但更積極了。
對待學生要愛。我要求自己以一顆仁愛之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去體驗其內(nèi)心感受。我給愛心的表現(xiàn)形式往往是通過具體的小事反映出來的。遇到天冷或天熱的時候,提醒同學們增減衣服;遇到下雨下雪提醒他們注意交通安全。讓學生從老師的行動中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guān)心和愛護,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很在意每一位學生的。這些事看起來很平常,恰是一個班主任愛心的具體表現(xiàn)。這些平常事,可能會在學生的人生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治理班級要嚴。我的“嚴”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嚴己”,這是針對班主任而言的。班主任與同學接觸最多,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疑是學生模仿的樣板,所以時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這樣,才能樹立威信,才能更好地約束學生,從而更好地管理班級。另一方面是要“嚴紀”。這是針對班級和學生而言的。“嚴紀”首先表現(xiàn)為班級要制定嚴明的班級紀律,因為只有嚴明的紀律才能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才能使班級穩(wěn)定;其次對于違紀的同學千萬不能聽之任之,一定要嚴肅地批評教育,直至改正為止,否則一切規(guī)章制度都將成為一紙空文,甚至還會助長違紀的風氣而影響班級風氣。當然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
大小“權(quán)力”會放。作為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多而繁雜,那么怎樣才能比較輕松而又出色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呢?班主任要注意培養(yǎng)班級的骨干力量,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我班的事情一般由班長負責,各項具體工作分工到各個班委,任務(wù)分工到人,將分工張貼上墻,班干部負責檢查,當然我會隨時隨地作檢查指導。我班的班干部都是自愿擔任的,而且自行挑選職務(wù)。剛開始,有些班干部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我就手把手地教給們,鼓勵他們,然后放手地讓他們?nèi)プ觯?。后來他們都成長為我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麻雀雖小,肝膽齊全”的工作,只有心懷愛心,多動腦筋,給學生更多的人文關(guān)懷,才能獲得學生信任;只有想得周全,大事小事一起抓,才能把工作做得無懈可擊。
師心,在學生身上安放
- ——孝感高中“好課堂”一等獎獲得者饒才林的語文教學
通訊員 肖高升
“既為師,我就要用春風春雨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這是孝感高中語文教師饒才林許下的諾言。校園逝去的時光似一本厚書,刻滿了他無私奉獻、潤物無聲的影像。
在學生“學語文之難難于上青天”的一片嘆息聲中,他相信每位學生都能學好語文。他的每一節(jié)課都付出了艱苦的努力,讓許多學生重新拾起學好語文的信心。
用熱心激發(fā)興趣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饒才林老師總是以火熱的激情去換來課堂上的歡聲笑語。不少學生覺得文言文難學,對文言文有點畏懼,但一上饒老師的語文課膽就大了。有個學生這樣評價饒老師的課堂:“饒老師講一些歷史背景時總能將抽象變風趣,一點也不枯燥,我們常在輕松氛圍中理解歷史人物。”一天,饒老師講《項羽之死》之前,先介紹“巨鹿之戰(zhàn)”“鴻門宴” 等課文以外事件,串講人物一生主要事跡,這時學生們聽得很認真。講課文時,他先提問:“作為經(jīng)典篇目,文言文學習我們不能停留在語言和歷史層面,還應(yīng)從文學角度深入文本,走近人物。本文截取了3個經(jīng)典鏡頭刻畫歷史人物。你們能分別用4個字概括這3個鏡頭嗎?”饒老師話音剛落,一位男生舉手說:“垓下之圍,東城快戰(zhàn),烏江自刎。”“答案簡練又準確!”饒老師高興地鼓勵后又接著問:“如果我們要突出項羽當時的險境,是否有比‘垓下之圍’更好的表達?”一位女生思考片刻后舉手說:“有,可叫‘垓下突圍’”。饒老師對這位女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講完“虞兮和而歌”這一節(jié)后,他問學生:“你們喜歡這時候的項羽嗎?為什么呢?”一位男生搶先回答道:“我覺得項羽太過兒女情長,在四面楚歌的時候,心里裝的是美人,而不是江山,是他自己造成了他最終的悲劇。”一位性格靦腆的女生卻霍地起身提出截然相反的看法:“項羽是一位很有人情味的大英雄,我欣賞他的人格魅力。”……這節(jié)課上,圍繞項羽之死,饒老師提問循循善誘,同學們答題爭先恐后,那位性格靦腆的女生更是多次舉手。正因饒老師的熱情鼓勵,他的趣味課堂上,每位學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 。
用關(guān)心溫暖心靈
剛剛結(jié)束的某次考試,一位女生考砸了,被班主任叫去談話后即上語文課。細心的饒老師觀察到那位女生低頭著,臉漲得通紅,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似乎也在與那個女生灰暗、壓抑的心情共鳴著。這時,他正好要講蘇軾的《赤壁賦》,于是在讓學生們看了余秋雨寫的《蘇東坡突圍》后說,“《赤壁賦》是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寫的,我們看看蘇東坡到達黃州時的心態(tài)和處境后,或許可從蘇東坡身上學到些什么。”他讓大家把一些句段齊讀一遍,有些學生還做了諸如“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間就有了氣勢,有了偉大與渺小的比照,有了視覺空間的變異和倒錯,因此也就有了游觀和冥思的價值”等句的摘抄。在講到《蘇東坡突圍》文末的 “何為成熟”等內(nèi)容時,饒老師默默走到那位女生附近,面向全班同學語重心長地說:“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這是人生旅途中的常事。蘇東坡被人誣陷,慘遭貶謫,但他到黃州后積極融入生活,用詩歌消解心中的塊壘,他不懼風雨,吟嘯徐行,這與他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分不開。我們在學習中也難免遇到不順,但要積極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堅定前行,要知道失敗只是暫時的。”那位女生聽得很認真。在接下來的一次考試中,她進步很大。上大學后她給饒老師發(fā)微信說:“大學老師讓我們寫讀了《蘇東坡突圍》后的感想時,我還記得您引導我們閱讀時的情景,我當時還摘抄了‘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間就有了氣勢’……”那個女生將老師給予的關(guān)懷,久久記在心中。
用耐心因材施教
作文可謂是語文的半壁江山,而很多學生覺得自己寫作能力有限,作文得不了高分,對此,饒老師便經(jīng)常鼓勵他們說,只要找對寫作方法,勤寫勤練,作文得高分就不是夢。譬如擬題,饒老師提出多種擬題方法。每次學生寫的作文他都會非常耐心地認真看一遍,并將那些有毛病和出彩的作文題都展示出來,讓大家一起品析,不佳的作文題會引得學生們哈哈大笑,優(yōu)秀的作文題更會引來同學們的嘖嘖稱贊,在歡聲與稱羨中,學生們積極融進了他的課堂。
一次在寫以“筷子”為話題的作文中,一位學生的題目是“舉筷盛鑄中華魂”,他問:“這個題目好在哪里?”有同學說“盛鑄”很大氣,有力量;有同學說從“筷”到“中華魂”,以小見大,立意高遠。饒老師說:“我認為‘舉’字用得也不錯,寫出了筷子的分量,承載了厚重的情感。”學生們認識到,原來有時一個生動的詞語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shù)效果,真是一字千金!饒老師上課風趣幽默又不乏嚴謹,一些作文“困難戶”成了作文“富裕戶”, 作文課成了學生們非常喜歡又很期待的課。
在高三語文面批面改時間內(nèi),總有一堆學生去找饒老師求“法”,每次他都會耐心地同他們分析作文中的不足和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缺少素材積累但語言駕馭能力強,有人詞不達意卻很有思想,有人結(jié)構(gòu)混亂但字跡工整,饒老師總是因材施教,告訴他們要揚長避短,取長補短。日復一日,同學們的作文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有些從高一到高二作文從來都不太理想的學生,到高三時也能得高分了。